
产品介绍
“双碳"背景下,党的二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加快建设“安全高效、清洁低碳、多元协同、智能普惠"新型能源体系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。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化和升级,零碳园区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核心议题。
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。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,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,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、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,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;
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。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,深入推进企业能效碳效诊断评估,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,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,鼓励企业建设能效工厂、零碳工厂。
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。支持园区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的能碳管理平台,强化园区及企业用能负荷监控、预测与调配能力,为碳排放核算、源网匹配调节、电力需求侧管理、多能协同互补、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。
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。支持地方政府、园区企业、发电企业、电网企业、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。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(负荷聚合商)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。
各省市,也针对性出台零碳园区建设规范,进一步深化零碳园区的建设方案与要求。
一、零碳园区关键指标
01 可再生能源占比
零碳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应不低于 80%。旨在改变园区能源结构,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,推动开发利用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。园区内宜建设微电网,合理利用分布式电能和储能,提高重要负荷用电可靠性。
02 能效标准提升
园区内能源系统应选用技术*、能效高、耗损低、经济合理的节能产品。用能设备应优先选用节能设备。终端用能设备改造应满足相关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指标要求。促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,引进*节能设备技术,优化生产流程。
03 星级建筑占比
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30%。全部新建建筑按照 GB/T 51350 的超低能耗建筑要求持续改进。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,加强太阳能热水、太阳能供暖、制冷、污水源、余热热泵、空气源热泵等新技术的应用。
04 其他要求
园区内公共照明宜采用分区集中控制,照明设施全部使用节能型光源或太阳能照明。园区内数据中心的能效等级应符合 GB 40879 中能效 2 级及以上要求。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应符合相应产业政策、能耗限额标准 2 级指标及以上要求。
三、安科瑞解决方案
1、微电网管理功能
削峰填谷:配合储能设备、低充高放优化用能成本
有序充电:根据变压器容量、电价进行引导,利用技术进行协调充电功率,降低运营成本
防逆流:针对自发自用的新能源系统,防止系统电力反送上网,避免考核、罚款
需量控制:能量储存、充放电功率跟踪,防止增加基础电费
需求响应:基于激励、电价需求响应,以经济利益驱动用户参与。
柔性扩容:短期用电功率大于变压器容量时,储能快速放电,满足负载用能要求
2、虚拟电厂资源聚合、优化调控
通过聚合微电网内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及空调柔性负荷,构建:资源总览、资源管理、资源聚合、协同控制、响应评估等功能,提供资源聚合、市场交易,友好协同互动业务支撑。
安科瑞零碳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
安科瑞零碳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
- 下一篇:没有了